人参榕(学名:Ficus microcarpa'Ginseng')是桑科、榕属植物。人参榕高约15~20厘米,叶浅绿至深绿,有叶脉,革质,椭圆形、卵状椭圆形或倒卵形,全缘或浅波状。长3~10厘米,宽2~4厘米。根状茎,棕褐色,当母株生根时就开始形成,其根茎发达,并凸出地面,形态自然,根盘显露,根部形似人。
地区分布
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海南、福建、云南、贵州。印度、缅甸和马来西亚。生长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植物。以“独木成林”而闻名,产于福建沙西榕树。
生长习性
生长温度18-33度,冬季不能低于10度,低于6度极易受到冻害。性喜温暖湿润的环境,春秋季节可以放置与有适当光照的地方,夏季放于无阳光直射的地方。人参榕浇水要见干见湿,盆土宜经常保持湿润。
人参榕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寒,耐半阴,生长适温为20℃至30℃,冬季棚室温度应维持不低于5℃。栽培土壤要求为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呈酸性反应的沙质壤土,碱性土易导致其叶片黄化、生长不良。
繁殖方式
种子采集处理
把从当地老榕树上采收的成熟(深紫色)的新鲜榕果放入装有清水的容器中,用手将榕果搓破使榕子与果肉分离,再用纱布过滤后放在避风处凉干即可播种。
大床育苗
苗床宜选建在地势平坦、土壤疏松、易排灌的砂质地,苗床规格宽1.0米左右、长具体视场地而定,四周用砖块围砌,选用疏松的土杂肥把苗床填平,然后直接将种子撒播在苗床上,播种密度2000~5000粒/平方米为宜,力求均匀分布。撒种后,床面覆盖滨海细沙0.5厘米厚,再盖一层松针保湿。当幼苗长出5~6片真叶时即可将其移入容器袋中培育。
栽培技术
小袋培植
栽培基质
采用蜂窝煤渣、滨海细沙、草木灰、猪粪干按15:70:10:5的比例进行配制作为栽培基质,每100千克基质中再加入5千克的钙镁磷,充分搅拌均匀后用铁筛网(网孔口径1厘米×1厘米)过滤掉碎石和其它较粗糙的杂质,装入规格为15厘米×20厘米的聚乙烯薄膜容器袋中,基质填至距袋口1厘米处,不宜过满而影响水肥浇灌。
圃地准备
有条件的可直接摆放在水泥埕上培植,若没有可先在地上铺一层较粗糙的塑料薄膜(目的是防止窜出容器袋的榕根直接扎到地里而影响块根培育),再将装好基质的容器袋按10厘米×10厘米的行间距整齐排列成畦,确保光照充足,通风透气。每畦宽1.2~1.5米,畦间距30~50厘米,以便日常管理。
移苗上袋
从苗圃中选取叶片浓绿的健壮苗栽植到备好的容器袋中,深至小苗根颈部,栽植15天内水分要充足,第7片真叶抽出后可逐渐减少喷水次数,原则上见干浇水,见草即拔,促使原生块根的形成。
苗期管理
视生长状况,每月浇水肥2~4次。要及时抹去茎干上的全部气根,发现榕根窜出容器袋外要及时剪掉,以免徒长根不结块。培植6个月左右地下块根基本成形,重量约50~150克,此时如不再移植可直接上盆培育微型盆景。
大袋再植
基质配制
小袋栽培6个月后,原容器袋的生长空间和基质营养已不能满足块根生长需求,必须要移植到大袋中再培植,所用基质应全部重新配制,成份配比与小袋培植相同。容器袋的规格为25厘米×30厘米,容器袋的行间距按30厘米×30厘米的规格排列成畦。
去土修根
苗木从小袋取出时应先将容器袋撕开,而不能直接从容器袋中拔出,以免伤到人参榕的块根。选取人参形块根较长、块根个数较多、长势壮实、无伤残的苗木,用剪刀修去块根上多余细根和茎干部的气根,切记千万不能剪掉主干,否则即使再移植培育块根也不会涨大。
移植管护
将修整好的苗木放在阴凉处1天左右,待修剪处流出的乳汁自然风干后再栽植到装好基质的容器袋中,栽植的深度以块根顶部稍露出基质表面为准,定植好后应立即浇喷定根水,以后每天浇水1~2次直至苗木成活。培育小型块根苗应注意控水,一般3~8月以干为主,润而不过湿,9月至翌年2月以湿为主。一般20~30天施水肥一次即可,每100千克水兑复合肥150克。大袋培育90~270天左右,人参榕块根重约400~800克即可上盆培育小型盆景。
盆景栽培
选盆
选择的花盆要美观大方,与人参榕形体相协调,最好选用素色或浅监色长方形或椭圆形浅底陶盆或土盆等,以紫砂盆最佳。
营养土配制
营养土要求肥沃、疏松、透气、避免土质板结,又保证多种营养成份。可用蜂窝煤渣、蘑菇培养土、动物粪干各占三分之一,混合拌匀。此方蘑菇培养土本身已是由稻草、松黄土和牛粪干合成,又经高温发酵灭菌,营养充足。加上燃烧过的煤渣饱含磷等多种微量元素,又可让土质松散透气。粪干除肥力足外,可改变土质、提高蓄水能力。
上盆
上盆种植时间因各地气候不同而定,通常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或秋芽萌动期间进行,气温在20~30℃最为合适。选择已培育成形且块根个头较大、个数较多、组合紧凑、形态奇特、清秀雅致、无伤残的优等品上盆培育,上盆前先锯掉根颈部上方约3厘米以上的茎干,再用剪刀修剪附在块根表面的须根和伴生多余的小块根,并将块根后底根、长根、密生根剪断。上盆栽植前,先在盆底内排水孔垫上瓦片或塑料网片等,如采用深盆应先在盆底放粗粒土,再放中粒土。放置人参榕后,填入细土压紧,栽植深度约占整个块根20%左右,尽量使块根形状暴露在土表层外,栽植后浇足水。
嫁接育冠
上盆后直接用原枝干嫁接印度榕(或其它品种)重新培育造型优美的树冠。嫁接采用枝接(或楔接)的方法,接穗选择相对成熟且是新近萌动的枝条,嫁接时先用高温消毒的刀片将砧木的顶端切除,然后沿髓心竖直向下切开1厘米,再取相同直径的接穗长2~3厘米,保留顶芽及上部两个叶片,下端切成“V”型,插入砧木的“V”型槽内,再用塑料条将接口自下而上捆紧,最后用透明塑料袋将接穗和接口一起套上扎紧袋口保湿,浇透水后放在通风明亮、没有强光照射的地方养护,养护期间严防碰动,直到接穗萌芽后再去掉塑料袋②。
修剪整形
嫁接换冠的植株生长至鸡爪枝形时,要把所有叶片摘除掉,每一小枝仅留2~3节,让所有小枝重新长出新芽。新芽长出后以每一小枝为单位,及时剪除小叶。对高密度、不规则的芽点,在长成1~2叶时,宜把长在枝节约1厘米以下的芽点清除干净;长在枝节1厘米高度的小叶生长至第3叶时,便可把第3小叶剪掉;待蓄留的2片小叶再长出第3小叶时,再剪除第3片小叶,如此反复进行3~4遍。及时剪除交叉、重叠等有碍树冠美观的叶片、小枝,还可用细扎小枝、牵引或更换盆树摆放位置与方向等方法改变树冠形状。养护管理期间从原砧木抽生出的新枝必须及时剪除。
水肥管理
榕景在有限的盆中生长,若无正确适量的水肥供应,势必造成树身弱化。要视盆土状况而定,一般春秋一日一浇水,夏季早晚各一次,宁偏湿而不过干。在生长期,即夏季肥水一般15天一施,原则是薄肥勤施,氮磷钾轮用,以氮为主。氮肥可用黄豆或花生碎粉与尿水混合发酵30天以上,稀释后施用;磷肥可用动物骨头烧制成粉状,冷却后直接施撒或埋土里;钾肥可用草木灰直接施撒或埋土里。
病虫害防治
在人参榕整个生长过程中主要发生叶斑病、炭疽病、煤烟病和螨类(红蜘蛛)、蚜虫、介壳虫、线虫等病虫害等。为此,在防治上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对症下药。
病害
对于叶斑病,在高温多雨季节易发病,可以通过降低土壤湿度来防治。发病初期,选用波尔多液、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10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连喷2~3次,每隔5~7天喷1次。而炭疽病在天气阴湿情况下容易发生,尤其4~6月发病较严重。在防治上,要注重冬春季修剪,剪除病部叶片及枯病叶,增施磷钾肥,发病初期及时喷施5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施保功1000倍液。对于由病毒引起的斑叶病和其他寄生菌引起的煤烟病,在防治上应主要结合害虫防治,减少害虫,尤其是刺吸性害虫的危害。同时,加强栽培管理,减轻病情;日光充足,全日照或半日照均宜,排水良好,每1~2个月追肥1次,注意增加磷钾肥的比例;在休眠期喷3~5°Bé石硫合剂等。
虫害
蚜虫、介壳虫、螨类(红蜘蛛)是人参榕经常发生的吸汁性害虫,主要以刺吸式口器吮吸汁液为害植株的茎叶,初期症状为叶片失绿,叶缘向上翻卷,此后叶片枯萎、脱落,严重时植株死亡。对这类发生危害比较严重的害虫,在防治上应主要减少虫源基数,在越冬卵孵化前集中虫叶烧毁;发生高峰时,可用15%哒螨灵乳油2000倍液、速扑杀1500倍液、2.5%鱼藤800~1200倍液等药药液处理。而另一类害虫,线虫主要侵染危害根部,受根结线虫危害的植株,须根减少,根尖肿大,根部变成褐色后开始腐烂,地上部生长衰弱,枝叶稀少,叶片淡薄发黄,受害严重的植株整株死亡。在防治上,可在基质中加入线虫磷;每个季度,根部可用20%毒使蜱1000倍液,或5%毒使蜱5000倍液灌根,防止地下害虫对地下膨大根的侵害。
主要价值
人参榕枝干秀丽清雅,四季常绿,根部形似人参,是其主要的观赏部位,是居室内外摆设的一道亮丽装饰。因其形态多样、观赏性强、易养护管理而受到消费者青睐,是一个具有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花卉新品种,有着较好的商业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