莳萝(是伞形科莳萝属的一年生稀二年生草本植物。基生叶宽卵形,叶鞘宽,边缘白色膜质;复伞形花序二歧式分枝,无总苞片和小总苞片;花瓣黄色,中脉褐色,长圆形或近方形,小舌片近长方形;果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褐色,背扁,背棱线形,稍突起,侧棱窄翅状;花期5-8月;果期7-9月。
莳萝的英文Dill源自古语dilla一字,其意为平静、消除之意。古称“洋茴香”,原为生长于印度的植物,外表看起来像茴香,开着黄色小花,结出小型果实,自地中海沿岸传至欧洲各国。莳萝属欧芹科,叶片鲜绿色,呈羽毛状,种子呈细小圆扁平状,味道辛香甘甜,多用作食油调味,有促进消化之效用。
莳萝产地生境
原产欧洲南部;中国东北、甘肃、四川、广东、广西等地有栽培。莳萝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生长适温为20-25℃,不耐高温,也不耐寒,耐旱力略强。对土壤要求不严。
莳萝繁殖技术
莳萝繁殖方式为播种繁殖。
精心育苗:莳萝大田用种量为3-3.25千克/公顷,苗床一般选择地势较高,土壤肥力较好的田块,苗床与大田比为1:100-120。播前首先精细整地,做到土壤深、熟、细、透,然后进行土壤处理,用呋喃丹60千克/公顷随肥料施入,防治地下害虫。种子拌细土均匀播种,播后用大糠或麦草覆盖保湿,每天傍晚补足水分,保证土壤含水量在70%以上。一般9月中旬前后即幼苗6叶期进行假植,以利于根部生长。假植以13-17厘米能栽足30000-37500株/公顷为标准,假植成活后以薄水粪或肥水浇施促长。
合理密植:莳萝一般于春节过后采用打宕的方式进行大田移栽。栽足24000-27000株/公顷,株行距为43-50厘米×83厘米。移栽时用多菌灵2000倍液蘸根,以防后期病害。栽后上水,以后轻搁,以田土正常保持泛黑为宜。
科学施肥:育苗前,一般施人畜粪15000-22500千克/公顷、碳铵1500千克/公顷、过磷酸钙1500千克/公顷、复合肥750千克/公顷作基肥。假植田施人裔粪15000-22500千克/公顷,假植期再追施碳铵1500千克/公顷,大田施大畜粪15000千克/公顷左右,复合肥375千克/公顷作基肥。追肥按分枝肥、抽薹肥、再生肥分6次施用,即每隔20天施1次肥。具体操作是:于第一次复水后在距植株根部20-26厘米处穴施碳铵375千克/公顷,隔20天再施1次,直至植株现盘。此后,每隔20天施尿素225千克/公顷。
适时采收:莳萝的花期较长,种子成熟时间不一致,必须分批采摘。一般于6月中句开始陆续进入采收期,7月上中旬采收结束,先成熟先采收,确保籽粒饱满,提高品质。
莳萝种植技术
①采种:莳萝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花,10月中、下旬种子成熟。当球果由黄绿色变为黄褐色,种皮由黄褐色变为深褐色时,种子逐渐成熟,即可采收。将球果摊于室内阴干,当球果开裂后,轻轻敲击脱出种子。
②种子处理:播种前可用冷水或40-50℃温水浸种4-5天。每天换水一次,捞出沥干水分即可播种。也可用3%的硫酸铜或1%尿素溶液浸种,有益于发芽,用甲醇浸种5分钟可提高发芽率和提早发芽。有的采取长期冷水浸种,获得良好的效果。
③播种:莳萝对土壤pH反应敏感。中性或微碱土育苗,常出现苗木黄化现象,生长不良.故宜选地下水位较高,pH5-6.5。肥沃湿润的沙壤土播种育苗。冬季播种以12月为好,春季播种宜在2月中、下旬进行。莳萝幼苗出土力弱,覆土不宜太厚,以2厘米左右为宜。覆土后随即覆盖一层稻草或地膜,以利保墒并防止土壤板结。每米条沟播种30-50粒,莳萝幼苗对不同土壤水分水平的光合生理响应。设置常规生长水分条件(CK)、轻度干旱水分胁迫(T1)、土壤水饱和(T2)以及水淹(T3)4个不同处理组,研究莳萝当年实生幼苗在三峡库区消落带水位变化条件下的光合生理生态响应机理和适应对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分处理均显著影响莳萝幼苗光合色素、叶片气体交换以及表观资源利用效率,莳萝幼苗不仅具有耐水湿的特点,还具有一定程度的耐旱性。在消落带防护林体系建设中,莳萝适宜栽植于土壤饱和水或渍水的环境中,在干旱环境条件下应注意浇水抗旱,使莳萝保持正常的净光合速率。
④抚育管理要点:莳萝出苗期胚轴长且脆嫩,应注意及时揭去覆草,以防伤苗。然后根据出苗情况,在进行疏密补缺,使苗木均匀分布。进入幼苗期,苗木对水分亏缺反应敏感,水分管理尤应当心,应经常保持苗床湿润。此后追肥也应增加,但要注意次多量少(浓度低些),从5月下旬开始至8月中旬,每隔2-4周追速效肥一次,为防苗木黄化,还应及时施入适量的硫酸亚铁。每次施肥和灌水后应及时松土除草。
莳萝主要价值
食用
茎叶及果实有茴香味,尤以果实较浓。嫩茎叶供作蔬菜食用。
经济
果实可提取芳香油,据记载,含挥发油2.8-4%,油中主要成分是香芹酮,为调和香精的原料。
药用
果实可入药,有驱风,健胃,散瘀,催乳等作用。莳萝精油可促进消化、舒缓疲急的神经,并具有杀菌功效,有助于伤口的愈合;此外还具有轻微的利尿作用,可作为一种天然的解毒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