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苜蓿,豆科苜蓿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茎直立、丛生或匍匐,呈四棱形,多分枝;托叶较大,卵状披针形,小叶片呈倒卵状长圆形;花朵是成族状的总状花序;花梗呈尊钟状,花冠紫色花;果实螺旋形,熟时呈棕褐色;种子小而平滑,呈黄色或棕色;花期5—7月,果期为6—8月。因其花开紫色,故取名为紫苜蓿。
紫苜蓿原产于亚洲西部,主要分布于中国黄河中下游及西北地区,在西北、华北、东北、华东面积分布较大,甘孜州中、北部有分布,偶有小片群落。紫苜蓿喜欢温暖和半湿润到半干旱的气候,抗寒性较强;适合种植在排水良好、水分充足、土壤肥沃的沙土或土层深厚的黑土;紫苜蓿繁殖方式主要是种子繁殖。
地区分布
分布范围
欧亚大陆和世界各国广泛种植为饲料与牧草。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法国、西班牙、俄罗斯南部、中国、阿根廷、智利、南非、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均有大规模种植。中国各地都有栽培或呈半野生状态。中国北方形成商品草产业集群区,甘肃、内蒙、宁夏、黑龙江、陕西、新疆、河北、山东、山西、安徽、河南和吉林等省区都有大面积种植。
栖息环境
高海拔或高纬度的山地。田边、路旁、旷野、草原、河岸及沟谷等地。
生长习性
苜蓿为异花授粉植物,寿命可达20~30年,一般在第2~4年间是生长最旺盛时间,从第5年后生产力就逐渐下降。喜温暖半干燥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土壤的pH值为6~8为宜,除重粘土、强酸强碱及低洼内涝地外,从粗沙土到轻粘土皆能生长种植。最适宜生长温度25℃~28℃,灌溉条件下可耐受40℃高温。耐寒能力较强,幼苗可耐6℃~8℃低温,成株-20℃至-30℃可越冬。抗旱能力强,在年降水量300~800mm地区可生长,忌积水。
栽培技术
苜蓿枯败期较禾木科草晚,一般与禾木科草类混播,可以延长放牧时间并方便制作青储饲料。
整地
播种前翻地、施足底肥、耙耱平土、镇压保墒。一般黏壤土含水量在18%~20%、粉砂壤土在20%~30%时为最佳适耕期。
播种
播前对种子进行清选和出芽率测定,要求种子的纯净度和发芽率在80%以上。根据土壤、水分、天气等综合因素考虑确定播种时期,雨季来临之前播种,能有80~100天的幼苗生长发育时间最好。苜蓿种子硬实率高,对种子进行处理可提高发芽率,根瘤菌接种及早形成固氮能力。采用条播、撒播的方法,土壤水分条件较好时浅播。播种后要耙耱、镇压保墒,以利种子萌发。
田间管理
包括除草追肥、病虫害防治、越冬防寒,每年刈割2~3次,留茬高度4~5cm为宜。苜蓿在现蕾至初花期刈割可获单位面积内最高营养物质,最后一次刈割应在霜降前3~4周进行。在临近刈割时不宜灌溉,刈割后再生草不到10cm时不宜灌溉。苜蓿生长第三、四年收取种子,以一年之中的头槎籽产量最高。杂草是影响紫花苜蓿产量的一个主要因素,在播种后至幼苗期及每年反青后,均可采用用化学制剂和人工拔除的方法来除草。使用化学制剂除草时,应在紫花苜蓿出苗后15~20天内进行,并且注意在刈割前15天内不得使用化学除草剂。
病虫害防治
病害包括茎叶病害(褐斑病、茎点霉叶斑与黑茎病、尾孢叶斑病、锈病、白粉病、炭疽病、菌核病、细菌性茎疫病、匍柄霉叶斑病、小光壳叶斑病、壳针孢叶斑病、柱格孢叶斑病、壳多孢叶斑与根腐病、霜霉病、黄斑病、病毒病)、根部病害、苗期病害(镰孢萎蔫和根腐病、腐霉根腐病、疫霉根腐病、丝核菌根腐病)和系统性病害(黄萎病、细菌性凋萎病、菟丝子害)。目前中国有报道的苜蓿害虫共计297种,隶属于8个目48个科,不同种植区害虫种类有所差异。主要害虫有芫菁类、蚜虫类、蓟马类牛角花齿蓟马、象甲类、盲蝽类、草地螟等。
苜蓿病虫害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化学防治在牧草病害可持续管理中处于次要与辅助地位,在人工草地上大面积使用杀菌剂一方面不甚经济,另一方面容易造成生态环境污染,通过食物链最终影响畜产品质量与人类健康。美国等国家的法律明确规定禁止在放牧与收草的草地上施用农药。播种前种子处理是杀菌剂在牧草病害管理中最主要应用方式;其次是种植抗病品种;利用非豆科作物进行轮作倒茬;在霜冻来临前提前5~6周停止收割或过度放牧;控制害虫和杂草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苜蓿病害。同时加强苜蓿害虫基础生物生态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建立绿色防控综合技术体系等。
主要价值
饲用价值
苜蓿饲用产品主要有苜蓿青贮、苜蓿脱水草捆、苜蓿风干草捆、苜蓿草颗粒等。其饲用适口性好,是奶牛等草食动物的优质饲草资源,被称为“优质牛奶生产的第一车间”。苜蓿蛋白质含量18%~24%,富含氨基酸、维生素,异黄酮、大豆黄酮等营养成分,可以为畜禽类及食草性动物提供生长所需要的各类营养元素。其中胡萝卜素94.60mg/kg、叶酸4.36mg/kg、生物素0.54mg/kg、粗纤维25%、钙1.5%~1.9%,且不含植酸磷,生物利用率高,可显著提高奶牛的产奶性能且改善乳品质。干苜蓿消化率能够达到70%,在牛、羊等反刍类动物的瘤胃中苜蓿具有较高的降解率,通过提高瘤胃发酵、降解的性能来改善瘤胃内的环境,促进其健康生长。饲用用途已经由奶牛扩大到肉牛羊、鸡、猪、兔等。
食用价值
苜蓿在中国古代史料记载较多。“多用饲牛马,嫩时人可食。”唐代韩鄂《四时纂要》记载“(十二月)烧苜蓿,苜蓿之地,此月烧之,讫,二年一度,耕垄外,根斩,覆土掩之,即不衰。凡苜蓿,春食,作干菜,至益人。紫花时,大益马。”明朝朱橚《救荒本草》记载“苜蓿出陕西,今处处有之。苗高尺余。细茎。分叉而生。叶似锦鸡儿花叶,微长;又似豌豆叶,颇小,每三叶攒生一处。稍间开紫花。结弯角儿,中有子,如黍米大,腰子样。味苦,性平,无毒;一云微甘,淡;一云性凉。根寒。救饥,苗叶嫩时,采取煠食。江南人不甚食,多食利大小肠。”明朝陈懋仁《庶物异名疏》记载“韵学一名可为菜,苜蓿胡中菜,张赛得之西戎,仁过临济间,见其花紫而长,初枝可作羹和面。”历史灾荒年代,苜蓿常用于食用与救荒。中国关中地区有道菜,名为苜蓿嫩芽炒肉;日本有苜蓿抹茶食品等。
药用价值
据《本草纲目》记载,苜蓿[气味]苦,平,涩,无毒。令人下利。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胃间邪热气,通小肠诸恶热毒。其根[气味]寒,无毒,有利尿通便之功效,可用于治疗热病烦满、目黄赤、小便黄、酒疤等。
生态价值
苜蓿根系发达,入土深,是理想的水土保持植物,有较强的固氮能力,可以提高土壤肥。其再生性强、适应性广、具有耐盐碱、抗寒、耐旱等特点,适合在干旱地区种植。现代研究证明,其根系多且深并具有大量的根瘤菌,具有良好的固氮能力。一公顷苜蓿每年可以固定约200公斤来自空气中的氮。同时其根系分泌的有机酸可提高土壤肥沃程度,改善土壤的结构,在紧固土壤、阻挡风沙、防止水土流失上作用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