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草,又叫荔枝草,唇形科鼠尾草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高15~19厘米,多分枝,有多数须根;茎方形,被灰白色倒向短柔毛;叶片长椭圆形或披针形,边缘具小圆齿或钝齿,有些地方的人觉得这个叶子像蟾蜍的皮肤,把蟾蜍草唤作了“癞蛤蟆草”;轮伞花序,聚集成顶生及腋生的假总状或圆锥花序;花萼钟形,花冠紫色或淡紫色。小坚果倒卵圆形,褐色光滑。
蟾蜍草的形态特征
直立草本,高15~19cm,多分枝。茎方形,疏生短柔毛。根生叶丛生,贴伏地面,叶片长椭圆形至披针形,叶面有明显的深皱折。茎生叶对生,叶柄长0.5~1.5cm,密被短柔毛,叶片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2~6.5cm,宽1~3cm,先端钝圆,基部圆形或楔形,边缘有圆锯齿,上面有皱折,下面金黄色腺点,两面均被短毛。
轮伞花序具2~6花,聚集成顶生及腋生的假总状或圆锥花序。苞片细小,披针形;花萼钟状,长约3mm,背面有金黄色腺点和短毛,分二唇,上唇有3条较粗的脉,顶端有3个不明显的齿,下唇有2齿;花冠唇形,淡紫色至蓝紫色,是一种野生的、比较稀少的中草药。蟾蜍草与二栖爬行动物蟾蜍分泌物蟾酥及含有此类物质的蟾皮、蟾衣、干蟾在一些疾病的防治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蟾蜍草的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湖北、四川、贵州、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台湾等地。生于山坡、路旁、荒地、河边湿地上、海拔可至2800米。
蟾蜍草广泛分布于中国中西部地区,主产于江苏、安徽等地,野生资源丰富,在朝鲜、日本、马来西亚至澳大利亚等地均有分布;生于山坡、路旁、荒地、河边湿地上、海拔可至2800米。蟾蜍草采收在6—7月割取地上部分,除去泥土、扎成小把,晒干或鲜用。
蟾蜍草的栽培技术
土壤环境
蟾蜍草原本是属于一种野草,在我国各地都能见到,由此也可见其生长能力是比较强的。几乎在各种土壤上都可正常生长,不过人工种植主要目的是要提高产量及品质。因此在种植前因选择土质肥沃、松软度高且有机物质丰富的土壤。适宜的土壤能够进一步的提高蟾蜍草的生长能留,增加种植效益。蟾蜍草喜欢生长在温湿的环境内,因此选地后要注意做好整地浇水工作,提高土壤湿度及松软度,再施入充足的基肥。
种子繁殖
蟾蜍草的主要繁殖方法为种子繁殖,蟾蜍草的播种时间主要根据地区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在南方地区,一般在每年9月份左右进行播种。选好土壤之后,要整地做畦,根据土壤面积控制好畦的规格。然后将种子拌入草木灰,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注意播种密度挖好播种穴,播种穴深度控制在5厘米左右,再在每个播种穴内撒入稀释粪水,然后全面均匀的撒入播种穴内,覆盖一层细土。
田间管理
在播种幼苗出土齐苗后,及时追施一次稀薄的人粪尿水,促进幼苗的生长。在幼苗长到8-9厘米左右的时候,做好间苗工作,间苗时要注意以留强去弱为原则,然后在缺苗穴口补上同等生长的幼苗。每个穴口留苗数量不宜超过5株,然后在结合中耕除草追施一次过冬肥。提高幼苗的抗寒能力,防止幼苗冻死。最后在第二年春季再次中耕施肥,定期浇水,提高幼苗的生长能力。
蟾蜍草的病虫防治
蟾蜍草的抗病能力较强,在种植过程中可粗放防治病害。但是蟾蜍草受到的害虫危害是比较大的,其中常见的有蟋蟀、蚜虫等。因此在种植过程要经常观察蟾蜍草的生长情况,要及时发现害虫情况。避免受害严重时才发现,导致产生无法挽回的损失。发现害虫后要及时驱赶,可适当使用药剂进行防治,保证蟾蜍草可健康生长。
蟾蜍草的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化学成分:含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acid)、4-羟基苯乳酸、高车前甙(homoplantaginin)、尼泊黄酮甙(nepetrin)、楔叶泽兰素(eupafolin)、粗毛豚草素(hispidulin)。
性味:性凉,味苦、辛。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利尿。用于咽喉肿痛、支气管炎、肾炎水肿、痈肿;外治乳腺炎、痔疮肿痛、出血。
药理作用:
经验证明,蛤蟆草对感冒有奇效,吃1次见效;对咳嗽有特效;对咽喉肿痛、慢性支气管炎有明显效果。蛤蟆草有祛风湿,解毒的功效,主治痢疾,风湿筋骨疼痛,瘫痪,癫痫,疮疥等疾病。
服用方法:
1、按照中药煎制方法服用;
2、采一把癞蛤蟆草洗净加三碗水放入锅中,水沸后小火熬15分钟左右即可(可当茶喝,对咳嗽效果不错,一小时好转,二小时效果明显,三小时见好,而且不反弹);
3、嚼服。采一把新鲜癞蛤蟆草洗净,直接入口咀嚼,将汁液慢慢吞服,渣吐出,对咽喉肿痛有奇效。
4、需要提醒的是,服用之前要排除肺部感染导致的咳嗽。
食用价值
在一些地区的习俗中,癞蛤蟆草是清明节的一道主菜。一般清贫人家,用癞蛤蟆草拌面糊煎饼,稍殷实之家,拌鸡蛋炒成菜,寓以清除积冬之浊气、阴气,迎接阳春之意。平时,人们用癞蛤蟆草熬汁,或口服或清洗,或贴敷,用于治疗口腔溃疡、咽炎、疮疽肿毒,甚为神效。
注意事项
蛤蟆草主要具有清热利尿,凉血,解毒功效,主治热结膀胱,小便不利,淋浊带下,暑湿泻痢,衄血,尿血,肝热目赤,咽喉肿痛,痈肿疮毒。